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4-05-13 12:05:37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

存貨周轉率(次)=銷售(營業(yè))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年初存貨+年末存貨)÷2

存貨周轉率(天)=360÷存貨周轉率(次)

存貨周轉率又叫庫存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yè)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huán)節(jié)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它是銷貨成本被平均存貨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貨周轉次數(shù),用時間表示的存貨周轉率就是存貨周轉天數(shù)。

存貨周轉率指標的好壞反映企業(yè)存貨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響到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是整個企業(y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xiàn)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yè)的變現(xiàn)能力。

提高存貨周轉率方法:

1、減少庫存,提高商品銷售額

2、加大銷售與生產力度

加大銷售與生產力度,使銷售數(shù)量大幅增加,從而提高庫存周轉率

3、生產適銷產品

4、清理滯銷產品

5、訂貨頻率提高,實行少量多次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yè)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guī)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庫存商品具體包括庫存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門市部準備出售的商品、發(fā)出展覽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來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

庫存商品的賬務處理

1.工業(yè)企業(yè)生產完工的產成品入庫

(1)驗收入庫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發(fā)出商品(銷售)時: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商品流通企業(yè)

商品流通企業(yè)發(fā)出商品的核算,通常采用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等方法進行日常核算。

工業(yè)制造業(yè):種類比較少,可以對應結轉成本

商品流通業(yè):種類多,不可能一一去對應成本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jù)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jù)以計算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2)售價金額核算法

商品進銷差價率=差價/售價=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入、加工收回、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

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jù)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本期商品銷售收入×(1-商品進銷差價率)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1-商品進銷差價率)

想全面掌握庫存周轉率計算公式,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查看庫存周轉率

上一篇:波特五力模型是什么
下一篇:毛利率如何計算

熱門文章